一、培养目标
1.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相关领域具有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一级学科中有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熟练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指导和组织课题进行研究工作及科技开发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成为该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素质。能独立承担对学科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有意义的研究或开发课题,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研究、开发、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可选修第二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物理电子学
带电粒子光学现代理论和计算技术,微纳米器件电子束离子束加工与检测技术,强流电子束物理和高功率微波技术,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电子学,信息显示器件与技术,纳光子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新型光子材料与器件,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技术,固态照明器件、真空微电子技术。
2.电路与系统
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电路与系统CAD及设计自动化,数字图象与数字视频处理,功率电子学,非线性电路与系统,信息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深亚微米器件模型与仿真,微波功率器件及其集成,化合物半导体器件;深亚微米工艺集成;片上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ASIC设计与测试;微电子机械系统设计与制造;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铁电单晶材料,铁电薄膜与器件,机敏材料与器件,纳米复合功能材料与器件,电解质材料与器件。
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磁场理论与技术: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天线理论与技术,电波传播,复杂介质中的场与波,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环境电磁学与电磁兼容技术,计算电磁学。微波与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微波电路,微波网络,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微波信息处理与成像。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6年。
四、培养方式
1.导师应根据本培养方案的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各个博士生具体情况出发,在博士生入学三周内制定出博士生的培养计划。
2.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博士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实验技能。
3.在指导上采取导师负责与系所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4.博士生学习应该强调以自学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的深入思考和正确判断,要培养博士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大量阅读具体研究方向上的国内外学术论文并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之后,博士生应当在入学后最迟两年之内进行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6.博士生应当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报告会、讲座会及其他学术活动。
7.博士生学习期间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项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的撰写,培养博士生申请科研项目的能力。
8.博士生培养实行中期考核。第四学期由系里组织一次中期考核,考核通过者继续攻博;不通过者,可以参加下学期的中期考核,再次考核不通过者,予以分流处理。
五、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1.本学科博士生在校期间至少修满88学分。课程学习总学分为1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可在全校范围内任选。必修环节78学分,包括学术活动(讲座)2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中期考核6学分、撰写基金申请书1学分、最终学术报告(预答辩)6学分、学位论文60学分。
2.博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讲座)分为必听讲座和选听讲座。必听讲座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选听讲座包括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学科前沿系列专题讲座”(由各二级学科组织若干教授对本学科前沿知识进行讲座,每个讲座由5个以上讲座组成)一个系列和在全校范围内选听“学术讲座”1次,自己公开讲座1次,完成后记2学分。
3.博士生应通过大量阅读具体研究方向上的国内外学术论文并进行初步研究探索后,在第二学期完成开题报告,通过后计2学分。
4.博士研究生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后计1学分。
5.完成1项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撰写,经审核导师同意通过后,记1学分。
6.参加系里组织的中期考核,通过后记6学分。
7.完成最终学术报告(预答辩)1次,通过后计6学分。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生课程设置与要求
课程分类 |
序号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学位课 |
1 |
MLMD6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2 |
必修 |
2 |
EELC6111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
3 |
选修 4学分 以上 |
|
3 |
EELC6112 |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2 |
||
4 |
EELC6107 |
等离子体电子学 |
2 |
||
5 |
EELC6108 |
晶体物理 |
3 |
||
6 |
EELC6114 |
射频微电子学 |
2 |
||
7 |
EELC6117 INFT7109 |
高等电磁理论(A) 或 高等电磁理论(B) |
3 |
||
8 |
INFT7112 |
波场层析与反演导论 |
2 |
||
9 |
EELC6116 |
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 |
2 |
||
选修课 |
/ |
/ |
在全校研究生课程目录中选修 |
≥4 |
选修 |
必修环节 |
1 |
BXHJ8003 |
学术活动(讲座)博 |
2 |
必修 |
2 |
BXHJ8004 |
开题报告(博) |
2 |
||
3 |
BXHJ6006 |
社会实践 |
1 |
||
4 |
BXHJ8001 |
中期考核(博) |
6 |
||
5 |
BXHJ8002 |
基金撰写 |
1 |
||
6 |
BXHJ8005 |
最终学术报告(预答辩) |
6 |
||
7 |
BXHJ8006 |
学位论文(博) |
60 |
注:须从硕士阶段未修过的课程中选择。
六、学位论文
1.博士生开始论文前要进行认真的文献阅读、分析和生产实际的调研。完成选题报告,按规定填写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表,并在学科内做选题报告,需取得评议通过。
2.选题应是学科前沿领域课程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3.论文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或学术群体帮助下独立完成,并根据国家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的精神进行严格评审和答辩。
4.博士生学位论文根据《西安交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评审和答辩,通过答辩后计60学分。